如果你被下達指令去傷害其他人,當下的你會是服從,還是作出拒絕呢?在1960年,心理學Stanley Milgram就做了一個實驗去測試這個疑問,它就是米爾格倫實驗 (Milgram experiment)。

米爾格倫先招募參加者,然後將參與者與另一人配成兩人組合,讓他們抽籤決定誰當「老師」(teacher)和誰當「學生」(learner)。事實上,和參與者配對的是實驗團隊的人,所謂「抽籤」也是假的,參與者必然選中當「老師」,實驗團隊的工作人員也必然會是「學生」。

實驗開始時,「學生」會被帶入房間,手臀戴上電極,身體被綁在椅上。「老師」和研究員則會到另一間有「電擊控制器」的房間,控制器會連結至一具發電機 ,參與者會被告知這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老師」面前有由 15 伏特至 450 伏特的一列開關。

不過,「電擊控制器」其實並不會放出電流,當然參與者並不會知道。然後,「學生」將回答一連串的問題,答錯的話,研究員就會要求「老師」電擊「學生」。伏特的強度會隨著每次錯誤而上升,經常有意答錯的「學生」亦會作出相對於電擊強度的反應,或痛叫,或沉默。

當電壓到75V,「學生」會連續不斷地小聲自言自語;當電壓到120V,「學生」會痛叫;當電壓到150V,「學生」會說他想退出實驗;當電壓到200V,「學生」會說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當電壓到300V,「學生」會拒絕回答問題;當電壓超過300V,「學生」會說沉默。

如果「老師」拒絕服從,研究員就會以權威話語慫恿「老師」繼續,或者保證「老師」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最終,65% 「老師」會一直服從命令到最高的 450 伏特,所有「老師」都繼續參與到 300 伏特。

近年,波蘭 SWPS 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重覆再做了一次「米爾格倫實驗」,社會心理學家Tomasz Grazyb指出,即使大部分人得悉「米爾格倫實驗」時都聲稱「我永遠不會違背良心」。可是研究數據的結果卻不是如此,實驗中的環境對參與者有著極大影響,來自權威的慫恿和壓力會推使參與者輕易折屈,作出違心之事。他們有90%的參加者願意按下最高伏特的按鈕。不過,如果參加者得悉被電擊的是女性,他們會更不願意按下電擊。

當然,實驗的結果並不代表全部人都會作出同樣的反應。參加者所作出會受著不同的因素所影響,例如:他們國家的文化、學歷、性格、服從性等等。假若你被安排參加這個實驗,你又會作出什麼選擇呢?

References:

Da Costa, S., Delfino, G., Murattori, M., Zubieta, E., García, L., Páez, D., … & Sosa, F. (2021). Obedience to authority,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and leadership style in relation to a non-normative order: the Milgram experiment. Revista de Psicología (PUCP), 39(2), 717-744.

Laurens, S., & Ballot, M. (2021). “We must continue.” The strange appearance of “we” instead of “you” in the prods of the Milgram experiment. Journal of Theoretical Social Psychology, 5(4), 556-563.

McLeod, S. A. (2007). The milgram experiment. Simply Psychology.

影片/圖片來源:互聯網

By use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