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有聽過,甚至是經歷過一見鍾情。到底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心理反應呢?我們心理學上會稱這種為「首因效應」,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A. S. Lochins所提出的,他指出人們會對首先出現的信息有著更深刻的印象,即是我們所說的第一印象。
儘管第一印象所得到的資訊未必是最準確,但是卻是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面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麼人們就會傾向和他接近,也能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也會影響人們對他以後一系列行為和表現的解釋。
Lochins在1957年做了一個實驗,他用兩段故事做實驗材料,描寫的是一個叫占士的學生生活片段。一段故事中把詹姆描寫成一個外向的人,另一段故事則把他寫成一個內向的人。他將這兩個故事分別讓水平相當的中學生閱讀,並讓他們對占士的性格作出評價。
一種是只出示那段描寫外向的占士的故事。
一種是只出示那段描寫內向的占士的故事。
結果顯示,第一組有78%的人認為占士是個外向的人;第二組只有18%的人認為占士是個外向的人;第三組有95%的人認為占士是內向的人;第四組只有3%的人認為占士是外向的人。
這就證實了第一印象對於人們了解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們來舉個有關愛情的例子,當一名女生第一次見到某個男生的時候,如果這名是符合他心目中理想的形象,穿著打扮也很得體,那麼女生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會特別好,快樂興奮,心跳加快,產生一見鍾情的感覺,這也是因為首因效應的關係,也令該女生有了先入為主的效果。
有人說,喜歡上一個人只需要0.4秒,愛上一個人也只需8.2秒。有些人只需一眼,便會一見鍾情。當然這也是因為首因效應的關係,不過正正也是這個效應,我們才有機會找到我們的夢中情人。
References:
Cunningham, D. G. (1984). Wonder and Love in the Romantic Comedies. Shakespeare Quarterly, 35(3), 26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