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將近,大家是不是都忙著預備和至親的人渡過一個難忘的聖誕呢?說到聖誕,大家都知道這是各位單身狗「出pool」的大好機會,尤其是A0的讀者們。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是為什麼大家都會說初戀是最難忘呢?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種情況我們會稱為蔡加尼克效應,又或者是蔡氏效應。蘇聯心理學家布盧瑪·蔡加尼克 (Bluma Zeigarnik) 發現,人們傾向記得一些未完成的事情。他曾經進行了一項實驗,參加實驗的人者需根據指示完成22項簡單任務,當中第一組參加者可以在毫無騷擾下順利完成所有任務,而第二組參加者則會不規則地被打斷而無法完成所有任務。

當兩組都完成後,兩組的參加者都會被邀請憶述剛才的任務。實驗統計顯示,第二組平均可以回憶當中的68%,第一組則只能回憶43%。其次發現是,在第二組當中,受訪者第一個會即時想起的任務,回答「未完成的任務項目」比回答「已完成的任務項目」多出五倍。

蔡格尼克也發現,一些未完成的事情會存在我們記憶中,久久未能擱下,形成「未完成反而更深刻」的感覺。已完成的就會得到滿足感,認爲該事已告一段落,不會再有强烈的記憶動機,因而變得輕鬆和不太在意。

回到正題,一段帶有遺憾又或者未能夠走到最後的戀情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你認爲「未完成又或者是未能成功的事」,往往佔據在你大腦其中一個位置,即使事隔多年後,還是會想起這個人。和該人相關的回憶一旦被搜索就會迅即接通有關他/她的所有事情,越想就越不甘心,甚至會有「如果當時如何,我們或許會如何……」這類的幻想。

我們自己也會不自覺往自己喜歡的方向幻想,這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你總不會想一些事情去令到自己傷心吧。無限的幻想令到你自己都不知道哪部分是事實,哪部分是幻想,因為記憶是可以塑造的,形成「初戀是美好的」或「想回到從前挽回那段遺憾的初戀」的幻想。

當然,每一段錯失的戀情也是一件未完成的事,我們對那個人的記憶也會特別深刻。不過,初戀的對象是我們第一次從家人之外感受到有第二個人能夠給予我們這種毫無保留和純真的愛情。或者就是這樣,初戀對於我們來說才會特別深刻。

不過或許就是初戀,我們才會學懂珍惜,才會成長,希望自己不會再嘗試這個效應為我們帶來的傷害。

References:

Burke, W. W. (2011). A perspective on the field of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Zeigarnik effect.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47(2), 143-167.

Denmark, F. L. (2010). Zeigarnik effect.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1-1.

By use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